今年以来,平安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抓好“四好农村路”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全力形成“抓建设、保养护、强管理、促发展”的工作格局,切实为群众提供了畅通、安全、整洁、舒适的出行环境。
一是抓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到位。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制,对各乡镇养护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责任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道路管护机构,在各乡镇设立农村公路管理所,分管副乡镇长兼任管理所所长,并配备1名工作人员。各村设养护组,明确村主任为养护组长,定期组织人员对辖区农村道路进行养护,进一步压实了管护职责,确保了农村道路有人建、有人养。
二是抓宣传舆论,提升护路意识。充分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程、环保督察等有利契机,积极引导群众牢固树立“要致富、先修路、护好路”的思想,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管护的积极性,广泛动员群众对农村道路边沟、路肩、路基进行维修加固,做好日常保洁,有效防止了随意侵占、破坏乡村公路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广大群众爱路、护路、养路的意识。
三是抓养护整治,力促公路畅通。坚持专人养护与村民自养相结合,经常性养护与集中性养护相结合,保证养护责任落到实处。全年共修补破损砼路面688平方米,沥青砼路面960平方米,处理翻浆587立方米,填补路面坑槽4950平方米,清理塌方2826立方米,增做边沟311米,开挖土质边沟1240米。清理边沟60.3公里,培路肩6.4万平方米,路面沥青灌缝69.74公里,除草87公里。安装公路标志标牌55面,广角镜25面。认真做好冬季防滑工作,撒防滑沙103立方米,融雪剂(工业盐)5吨,警示牌36面。同时,对部分防护柱、桥梁栏杆、防护墙进行了翻新刷漆。
四是抓资金投入,保证经费到位。积极争取省级配套补助资金135万元,区财政拨付养护经费72.78万元,购买农村公路清扫车2辆,对全区重点农村道路定期进行巡查养护,实现农村道路清扫作业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减轻了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