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国家实施精准扶贫这个政策,真是为我们老百姓着想的好政策,现在有第一书记来我们村,帮我们更好的脱贫致富奔小康,我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啊。”清泉村村民韩秀梅拉着该村第一书记刘维文的手,激动的说着。
巴藏沟回族乡乡域面积68.8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275户,4677人,居住汉、回、藏、土四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62%。耕地20836亩,其中,水浇地1700亩,退耕还林6700亩,山旱地12000多亩,人均占有耕地不足3亩。全乡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 360户127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7.28 %,其中,确定重点贫困村5个(上郭尔、堂寺尔、下郭尔、李家、尔官),132户474人,占全乡贫困人口的 33.25%;非贫困村8个,228户801人,占全乡贫困人口的66.75%。结合全乡实际,乡党委政府今年确定了“优化种植业、转型养殖业、做强服务业、搞活旅游业,加快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的扶贫工作思路,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大力发展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实现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是中央、省委、市委提出的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工作最大的政治,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脱贫攻坚大局。2017年10月,我乡13个村共计13名第一书记下村任职。这些第一书记以村为家,与农民认亲结友,上接“天线”找项目、寻资金,下连“地气”聚人心、带队伍,在各自任职的村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最基层一线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在服务基层群众中竖起了一面面鲜艳的旗帜。
面对我乡精准扶贫工作当前的紧迫态势,清泉村第一书记刘维文说:“作为清泉村的第一书记,我坚决按照区委、区政府及乡党委政府的安排,积极开展村委各项工作,为脱贫攻坚任务做好一切工作,确保脱贫摘帽攻坚行动全面完成。”
清泉村地处巴藏沟回族乡浅山地区,为回族村,本村共有79户343人。耕地面积835亩,其中水浇地28亩,山地787亩,人均耕地2.6亩,农作物主要为马铃薯,油菜,小麦,种植面积达到400亩。在全村发展方面,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餐饮业、劳务输出为主,种植业方面一直以覆膜马铃薯、大豆、油菜为主。养殖业方面农户积极性很高,有几户已形成小规模的养殖。餐营业方面有几户已经在外省开拉面馆,经济效益很好,多数农户希望也出去搞餐饮增加收入,但在资金上有一定的困难。劳务输出和运输是该村的主要产业,也是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
清泉村书记马明山表示,“我非常欢迎上级派遣的第一书记到我们村来指导工作,有了第一书记这个主心骨,我对我村实施完成脱贫摘帽攻坚工作更有把握了。相信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村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