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城回族乡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力量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全乡河道、水库、涝坝管理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河道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强化全乡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古城回族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乡长任副组长,各包片领导、乡派出所、水管所、林业站、农业站、保洁办工作人员为成员的乡“河长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河长制”办公室,由乡政府分管副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工作、联合执法。各村要相应设立“河长制”办公室,负责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长制”具体工作。
二是及时安排部署。古城回族乡组织乡全体领导干部、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各驻村工作组等70余人召开乡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安排会,会上传达了《古城回族乡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有关精神,要求乡总河长、副总河长及11名村级河长对全乡23处河道、水库、涝地、淤地坝进行管理,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定期向社会公开曝光偷排、漏排污水和不配合河道环境整治工作等现象,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并参与支持河道整治工作。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组织各村“两委”深入本村开展“河长制”宣传工作,不断增强群众保护水环境的意识,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河道环境整治、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截止目前,共悬挂宣传横幅10余条,发放河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宣传资料500余份,在水源地保护区设置警示宣传引导牌10余块,切实提升了群众参与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有效阻止了村内河道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和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现象。
四是认真开展河道整治和水源地保护工作。组织各村37名保洁员及村内保洁志愿者300余人,对河道两旁及周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重点清除了白色垃圾、河面漂浮物。目前,出动大型机械4台,手扶拖拉机11台,清运垃圾30余方,清理河道6公里。强化水源地保护工作,拆除私人搭建临时帐篷搞野外餐饮(茶园)。同时,对农户河道口内排污口、旱厕进行了清理整治,确保了河道卫生和河水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