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paq/bgs-20170731-065 | 主题分类:通知 | 公开日期:20170731 |
发布机构: 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通知 | 文 号: |
平政〔2017〕60号
海东市77365体育在线
关于批转海东市平安区2017年财政涉农资金
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有关部门:
区财政局拟定的《海东市平安区2017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海东市77365体育在线
2017年7月28日
海东市平安区2017年财政涉农资金
统筹整合使用安排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海东市脱贫攻坚方案(2016-2020年)》、海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东政﹝2017﹞1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实施好“八个一批”脱贫计划和行业配套方案,深入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集中财力、加大投入,加快推进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涉农专项资金整合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二年集中攻坚,三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以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项目发展为重点,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整体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指导,部门配合的原则。涉农资金整合在区政府的指导下进行,由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清晰界定财政及涉农部门的职责,明确落实各相关部门单位的责任,按照整合原则,形成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二)坚持明确目标、创新机制的原则。以精准扶贫为引领,摘帽销号为目标,脱贫成效为导向,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鼓励各部门主动作为、大胆创新,改变涉农资金“撒胡椒面”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现状,探索建立“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口子出水”,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统筹整合使用资金的新机制。
(三)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重点的原则。实行以规划带动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围绕“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突出平安区脱贫攻坚“十大工程”、重点区域,集中投入,连续投入,先易后难,稳步推进,全力整合所有能整合的涉农资金,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四)坚持优势互补、集中投入的原则。将各部门安排的性质相近、用途一致的财政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使用,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积极探索精准扶贫产业项目投入的方向、支持环节和工作机制,使各项资金互相匹配,形成合力,围绕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来整合资金,项目跟着扶贫工作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引导各类涉农资金向贫困区域和贫困群体集聚。
(五)坚持精准发力,提高效益的原则。以脱贫项目为平台,以贫困农民增收为核心,强化沟通协作,形成执行政策协调机制。创新工作管理模式,建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沟通协商机制。加大项目组织实施、资金监管和责任跟踪问效,提高联动助推发展。通过创新投资方式方法,建立涉农及相关资金归类合理、安排科学、使用高效、运作安全的使用管理机制。
三、目标任务
通过试点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口子出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以支持贫困区摘帽销号为目标,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按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以平安区2017年22个贫困村脱贫退出为目标,兼顾全区农牧业经济综合发展,建立和完善财政涉农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着力改善和提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期实现脱贫任务。
四、项目确定与实施
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能、依据区涉农资金整合安排方案确定的项目类别,组织乡镇、单位、经营主体在尊重贫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申报项目,由区相关部门进行初选。
初选确定的项目,区项目实施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编制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项目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建设内容、技术方案、资金使用方案、效益分析、市场分析、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区项目实施部门对项目实施方案组织评审,项目评审委员会一般为5-7人组成,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超过50%,同时邀请项目实施乡镇干部和村民代表列席,由项目评审委员会出具评审意见。通过评审的项目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并在项目区(乡、村)、当地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公示,对无异议的项目由区人民政府及时下达项目批复,对多数群众持反对意见的项目重新选项。方案一经批复,无特殊原因不得变更,确定变更须重新报批。
五、整合资金规模
2017年中央、省级和区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整合资金总规模42893.37万元。较上年的36352.62万元增加6540.75万元,增长17.99%。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1469.4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1233.15万元,区级财政资金7689.82万元,其他资金2501万元。
(一)中央财政涉农资金11469.40万元,其中:
1.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100万元;
2.草蓄平衡资金发放177.05万元;
3.高标准饲草基地建设项目560万元;
4.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235万元;
5.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150万元;
6.石沟岩灌区、小峡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10万元;
7.平安区2017年农牧民危房改造项目605.2万元;
8.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资金132.5万元;
9.公益林造林项目资金681.48万元;
10.森林综合保险42万元;
11.平安一中综合教学用房500万元;
12.沙沟乡牙扎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万元;
13.古城乡角加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30万元;
14.贫困村通畅改善工程1501.36万元;
15.寺台至石壁公路900万元;
16.易地扶贫搬迁道路工程611.05万元;
17.高原美丽乡村道路工程780万元;
18.平安区边家滩林场第二批改革项目资金145万元;
19.平安区七星台林场第二批改革项目资金230万元;
20.平安区小峡林场第二批改革项目资金230万元;
2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96.36万元;
22.新农合2523.36万元;
23.养老金发放209.04万元。
(二)省级财政涉农资金21233.15万元,其中:
1.产业到户扶持资金1794.42万元;
2.第一批切块财政扶贫资金1968万元;
3.上年财政扶贫结存资金304.5万元;
4.平安区2017年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480万元;
5.平安区2017年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补贴项目160万元;
6.露地蔬菜种植补贴320万元;
7.农作物种子工程项目76万元;
8.农区人工饲草基地建设项目250万元;
9.畜种改良项目40万元;
10.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10万元;
11.2017年省级财政支农资金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90万元;
12.农机深松整地10万元;
13.配方肥推广20万元;
14.农田残膜回收35.7万元;
15.农牧业生产救灾资金30万元;
16.家庭牧场建设资金300万元;
17.林业有害生物防控40万元;
18.海东市平安区龙贤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精准扶贫中藏药材种植项目30万元;
19.竹柳扦插育苗及示范造林推广项目57.87万元;
20.平安区洪水泉乡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2782.95万元;
21.平安区三合镇条岭等4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652.02万元;
22.平安区石沟岩灌区、小峡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27.2万元;
23.产业扶持项目206.18万元;
24.平安区2017年农牧民危房改造项目961.2万元;
25.平安区2017年易地搬迁项目2037.5万元;
26.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78万元;
27.省级绩效考评奖补资金90万元;
28.上年易地搬迁项目结存资金376万元;
29.提供烹饪、汽驾、电工、电焊等技能培训425万元;
30.森林综合保险资金25.2万元;
31.森林抚育项目120万元;
32.2014年小额贷款结余项目300万元;
33.三合镇东村小学全面改薄建设项目35万元;
34.沙沟乡树尔湾小学全面改薄建设项目14万元;
35.平安三小全面改薄建设项目36万元;
36.三合幼儿园建设项目206万元;
37.新建海东市平安区兴峡供销合作社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
38.平安区古城乡木场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资金30万元;
39.海东市平安区明乐富硒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项目资金50万元;
40.海东市平安区2017年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714.53万元;
41.2017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1601.26万元;
42.2016年第二批农田水利建设补助资金440万元;
43.洪水泉乡井尔沟村和韭菜沟村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80万元;
44.洪水泉乡洪水泉村和沟滩村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80万元;
45.平安区三合镇集中安置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350万元;
46.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040万元;
47.新农村村庄绿化项目246万元;
4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88.08万元;
49.老年人体检费147.10万元;
50.村医补助81.34万元;
51.肢体残疾人燃油机动车燃油补贴6.73万元;
52.新农合1269.63万元;
53.养老金发放219.74万元。
(三)区级财政涉农资金7689.82万元,其中:
1.培育现代农牧业产业资金400万元;
2.区级财政扶贫资金配套3000万元;
3.平安区石沟岩灌区、小峡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6.8万元;
4.平安区2017年农牧民危房改造项目213.6万元;
5.贫困生免费资助资金20.6万元;
6.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11万元;
7.学前一年免费、学前二三年贫困生免费资助资金48.8万元;
8.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20万元;
9.电商发展中心、村级服务站点建设100万元;
10.供销社发展资金25万元;
11.农村公路养护配套资金72.78万元;
12.人工饮水工程安装水质净化设施资金165万元;
13.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021万元;
14.老年人体检费37万元;
15.计划生育手术减免经费125.69万元;
16.农村“两户”家庭子女考入高校补助及营养补助配套资金15.28万元;
17.新农合301.30万元;
1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配套60.86万元;
19.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区级配套284.40万元;
20.高龄老人区级配套765.88万元;
21.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区级配套19.20万元;
22.城乡医疗救助区级配套资金180.60万元;
23.重度残疾人补助区级配套145.03万元;
24.农村家庭主要劳动力因病致贫救助资金100万元。
(四)其它涉农资金2501万元,其中:
2.人畜饮水项目资金214万元;
3.2017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087万元。
六、整合方案安排意见
2017年中央、省级和区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整合资金总规模42893.3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1469.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1233.15万元,区级财政资金7689.82万元,其他资金2501万元。
(一)特色产业扶贫工程(总投资14873.69万元)
1.培育现代农牧业产业资金400万元;投资140万元用于扶持达到200亩以上规模的种养殖企业,带动当地贫困户发展规模种养殖业,实现贫困户增收;投资40万元用于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促进全区富硒产业的发展。
2.按照2017年脱贫目标,对全区22个贫困村、34个非贫困村379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实施产业发展(包括资产收益)的3323人安排财政扶贫产业扶持资金1794.42万元。项目安排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以发展种养业为主,统筹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对不适宜产业发展的农户,可采取“企业+贫困户”的形式,资产收益入股分红带动贫困户增收。
3.第一批切块财政扶贫资金1968万元。其中1280万元用于巴藏沟乡三个郭尔、三合庄科村4个村扶贫旅游项目、三合镇易地搬迁产业综合市场建设项目580万元、到户产业扶持资金108万元。
4.区级财政扶贫资金配套3000万元,用于规模养殖示范区、贫困户医疗救助保险、贫困户应急补助等。
5.上年财政扶贫结存资金304.5万元,用于沙沟乡牙扎村旅游项目、沙沟乡侯家庄村集中养殖区项目。
6.项目总投资480万元,全部申请省级财政农牧业发展资金。在全区示范实施马铃薯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4万亩。
7.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全部申请省级财政农牧业发展资金。在三合镇寺台村、湾子村和仲家村建立马铃薯脱毒原种、原种生产基地0.2万亩;在全区5个山区乡镇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1.4万亩。其中:巴藏沟乡0.2万亩、沙沟乡0.2万亩、古城乡0.36万亩、三合镇0.38万亩、石灰窑乡0.26万亩。主要品种为青薯2号和青薯9号。
8.露地蔬菜种植补贴320万元,对全区4650亩种植的露地蔬菜进行补贴。
9.农作物种子项目总投资76万元,全部申请省级财政农牧业发展资金。三圃田建设800亩;麦类品种繁殖2000亩;蚕豆原种繁殖1500亩;马铃薯微型薯生产30万粒;农作物种子收储10万公斤。
10.项目总投资100万元。主推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和马铃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优质杂交油菜栽培技术和油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大蒜标准化施肥技术、温室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温室蔬菜绑蔓机使用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范、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和断奶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等。
11.补奖机制草畜平衡项目总投资177.05万元,全部申请中央财政资金。对全区草原进行草畜平衡核定及奖励资金发放。
12.高标准饲草地建设项目总投资560万元,完成饲草种植3.5万亩。
13.农区人工饲草地建设项目总投资250万元,全部申请省级财政资金。完成饲草种植7万亩。
14.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畜禽标准规模养殖建设项目总投资235万元,计划扶持乳肉兼用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个,投资80万元;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个,投资50万元,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个,投资105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购置生产设备;配套水电路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建设。
15.畜种改良项目总投资40万元,全部申请省级财政资金。引进牦牛种公牛70头,细毛半细毛种公羊120只,种母猪15头。
16.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0万元。在全区范围内,对目录中涵盖的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17.2017年省级财政支农资金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总投资90万元,全部申请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投资90万元计划扶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个,每场投资3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购置生产设备;配套水电路及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等。
18.农机深松整地10万元,在全区5个乡镇开展农机深松整地0.5万亩。
19.配方肥推广20万元,建立相对集中连片示范点1940亩;推广配方肥9.8万亩。其中:在洪水泉乡马圈、韭菜沟村、沙沟乡四方顶村三个村各建立相对集中连片示范点200亩,每亩补助专用肥1代。
20.农田残膜回收35.7万元,回收农田残膜238吨。
21.农牧业生产救灾资金30万元,补助发放农业生产化肥、农药、种子等物资。
22.家庭牧场建设资金300万元,每户修建棚圈300平方。
23.2017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资金40万元。建设内容:省级下达防治任务3万亩,海东市下达4万亩,共计7万亩,其中鼠害防治7万亩。高原鼢鼠防治面积5.8万亩、虫害害防治0.23万亩、病害防治0.1万亩,涉及11个贫困村。
24.2017年播种育苗及示范造林推广项目投资87.87万元。建设内容:扦插竹柳育苗20亩,整地、造林150亩;种植唐古特大黄、当归、黄芪等400亩藏药材。
25.新增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洪水泉乡、三合镇13村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资金3434.97万元。
26.平安石沟岩灌区、小峡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994万元。建设内容为:改善灌溉面积0.66万亩,修建渠道27公里,提灌站1组,硬化道路9.15公里,渠旁植树5500株,改良土壤2200亩。
27.产业扶持项目206.18万元,2015年贴息资金变更整合用于产业发展。
28.结对帮扶单位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资金200万元。
以上项目资金直接覆盖贫困地区11995.31万元,占农村农牧资金的77.52%。
(具体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责任单位详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出安排统计表》)
(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总投资4461.5万元)
1.2017年平安区易地搬迁项目下达资金2037.5万元,继续实施三合镇、石灰窑乡的5个村易地搬迁项目,同时完成古城乡且尔甫村、石灰窑乡窑庄村83户265人异地搬迁项目。
2.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78万元,针对建档立卡户中特困户补助建房资金每户补助2万,共计89户。
3.省级绩效考评奖补资金90万元,用于红崖村互助资金、上法台村养殖棚户搭建资金。
4.农牧民危旧房改造项目资金1780万元。全区农牧民危旧房改造项目计划实施712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旧房改造199户,其他贫困户危旧房改造513户。计划在全区五乡三镇64个行政村实施,其中在25个贫困村(含2016年脱贫村)实施279户,39个非贫困村实施433户。
5.易地搬迁项目资金376万元。巴藏沟乡下郭尔村尕九队集中安置18户58人,自主安置2户6人,安排资金192万元;石灰窑石挂寺村整社集中安置20户91人,184万元。
以上项目资金直接覆盖贫困地区4461.5万元,占农村农牧资金的100%。
(具体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责任单位详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出安排统计表》)
(三)就业培训扶贫工程(总投资557.50万元)
1.劳动力转移培训及“拉面”扶贫工程,提供烹饪、汽驾、电工、电焊等技能培训项目资金425万元;2017年全年为300名贫困户提供烹饪、刺绣、汽车驾驶、电工及焊工专业的技能培训,为1150名非贫困户提供汽车驾驶、挖掘机驾驶、烹饪、电工、焊工专业的技能培训及创业培训。其中,在平安区八个乡镇的建档立卡户中培训烹饪专业50人、刺绣专业50人、汽驾专业100人、电工专业50人、电焊专业50人;非贫困户中培训汽驾专业350人、挖掘机专业300人、烹饪专业100人、电工专业100人、电焊专业50人、创业培训300人。用于贫困村劳动力培训资金规模为223.4万元,非贫困村贫困户劳动力培训资金规模为5万元,非贫困村非贫困户劳动力培训资金规模为196.6万元,合计资金规模为425万元,均属于省级财政资金。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资金132.5万元,培育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以上项目资金直接覆盖贫困地区360.90万元,占农村农牧资金的64.73%。
(具体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责任单位详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出安排统计表》)
(四)旅游扶贫工程(总投资1168.68万元)
1.海东市平安区2017年公益林造林资金造林项目资金681.48万元,造林面积4279亩,涉及六个乡镇10个行政村。其中:巴藏沟乡上郭尔村600亩;三合镇湾子村600亩,翻身村379亩;石灰窑乡红崖村600亩;平安镇张家寨村500亩,上庄村455亩,东庄村145亩;古城乡总门村350亩;小峡镇下红庄村640亩,柳湾村10亩。
2.森林综合保险资金67.2万元,8个乡镇2个林场林地保险56万亩。
3.森林抚育项目资金120万元,中幼林抚育10000亩,实施地点在林场。
4.2015年小额贷款结余资金300万元。
以上项目资金直接覆盖贫困地区509.48元,占农村农牧资金的43.59%。
(具体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责任单位详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出安排统计表》
(五)金融扶贫工程(总投资2301万元)
1.2017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087万元,建设内容:在巴藏沟乡上郭尔、沙沟乡侯家庄等8个建设村修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5个、文化活动广场8个、农户围墙大门856户以及安装太阳能路灯、绿化美化等工程。
2.人畜饮水项目资金214万元。实施硝水泉、马圈等16个贫困村人畜饮水工程。
以上项目资金直接覆盖贫困地区2031元,占农村农牧资金的100%。
(具体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责任单位详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出安排统计表》
(六)教育扶贫工程(总投资991.4万元)
1.三合镇东村小学全面改薄建设项目资金35万元,新建45平方米厕所及围墙45米,场地硬化1553平方米,1扇大门。
2.沙沟乡树儿湾小学全面改薄建设项目资金14万元,场地硬化2200平方米。
3.平安三小全面改薄建设项目资金36万元,建设运动场3702平方米。
4.平安一中综合教学用房建设资金500万元,新建综合教学用房3555平方米。
5.三合幼儿园206万元,新建校舍990平方米。
6.贫困生免费资助资金20.6万元。
7.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11万元。
8.学前一年免费、学前二三年贫困生免费资助资金48.8万元,乡村学前一年免费、学前二三年贫困生免费资助。
9.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20万元。
项目资金直接覆盖贫困地区237.90万元,占农村农牧资金的2.39 %。
(具体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责任单位详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出安排统计表》)
(七)电商扶贫工程(总投资100万元)
1.电商发展中心、村级服务站点建设资金100万元。
项目资金直接覆盖贫困地区60万元,占农村农牧资金的60%。
(具体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责任单位详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出安排统计表》)
(八)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总投资8155.98万元)
1.新建海东市平安区兴峡供销合作社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新建经营用房288平方米,投资46.45万元;新建库房288平方米,投资46.45万元;围墙100米,投资3.6万元;购置货架柜台60节(套),投资3万元;统一制作供销社标识,投资0.5万元。
2.平安区古城乡木场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资金30万元,新建经营用房150平方米,投资26.5万元;购置货架柜台60节(套),投资3万元;统一制作供销社标识,投资0.5万元。
3.海东市平安区明乐富硒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项目资金50万元。新建600平方米鸡舍1座,投资24.6万元;购置养殖设备1套,投资15.7万元;购置育成鸡1.45万只,投资9.2万元;统一制作供销社标识1套,投资0.5万元。
4.供销社发展资金25万元。
5.沙沟乡牙扎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20万元。
6.沙沟乡牙扎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30万元。
7.贫困村通畅改善工程。该项目涉及牌楼沟村、且尔甫村、阿吉营村、黄鼠湾村、韭菜沟村、拉树岭村、马圈村、米子湾村、永安村、窑洞村、四方顶村、处处尔沟村、阳坡山村13个贫困村通村道路维修改善工程,修复路面35.909公里、涵洞13道,估算投资1501.36万。
8.寺台至石壁道路。该项目起点位于三合镇寺台村,途径翻身村,终点至古城乡石壁村,路线全长7.5公里,计划按三级道路标准实施,估算总投资900万元。
9.异地扶贫搬迁道路工程总投资611.05万元。该项目涉及三个乡镇三个行政村,分别为:一是路线全长3.55公里,总投资195.25万元的三合镇三合村安置点;二是路线全长4.36公里,总投资239.8万元的石灰窑乡上法台村安置点;三是路线全长3.2公里,总投资176万元的平安镇西村安置点。
10.高原“美丽乡村”道路硬化工程总投资780万元。该项目共涉及26个行政村,计划参照往年省交通厅“按村切块”下达方式(每村30万元)及技术要求进行实施。
11.农村公路发展资金72.78万元,农村公路养护。
12.2017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601.26万元。改善灌溉面积8800亩。
13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资金741.53万元,人畜饮水工程巩固提升。
14.2016年第二批农田水利建设补助资金440万元。
15.人工饮水工程安装水质净化设施资金165万元。主要用于石沟沿、大寨子、白家、沈家村安装饮水净化设备
16.平安区边家滩林场第二批改革项目资金145万元,新建林场业务技术用房、车库、库房及给水管网。办公设备购置。
17.平安区七星台林场第二批改革项目资金230万元,新建场部综合楼、购置办公设备及交通工具等。
18.平安区小峡林场第二批改革项目资金230万元,新建场部综合楼、购置办公设备及交通工具等。
19.洪水泉乡井尔沟村和韭菜沟村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资金80万元。
20.洪水泉乡洪水泉村和沟滩村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资金80万元。
21.平安区三合镇集中安置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资金350万元,主要用于三合镇邦业隆村农村社区、索尔干村农村社区、窑洞村农村社区、翻身村农村社区、乐都路日间照枓中心项目建设。
项目资金直接覆盖贫困地区5445.74万元,占农村农牧资金的66.76%。
(具体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责任单位详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出安排统计表》)
(九)高原美丽乡村扶贫工程(总投资3307万元)
1.2017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资金3061万元,建设内容:在巴藏沟乡上郭尔、沙沟乡侯家庄等8个建设村修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5个、文化活动广场8个、农户围墙大门856户以及安装太阳能路灯、绿化美化等工程。
2.新农村村庄绿化项目资金246万元,新农村村庄绿化11个、其中2016年切块下达7个,2017年切块下达4个。
项目资金直接覆盖贫困地区3307万元,占农村农牧资金的100 %。
(具体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责任单位详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出安排统计表》)
(十)社会保障工程(总投资6976.62万元)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484.44万元,主要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十五项内容开展服务,按全区人口数量,每人每年补助标准为50元。
2.老年人体检费184.1万元,对全区14144名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体检,每人每年补助标准为130元。
3.村医补助资金81.34万元,为全区125个村医每年发放补助,补助标准每人每年平均1万元。
4.计划生育手术减免经费125.69万元。
5.农村“两户”家庭子女考入高校补助及营养补助配套资金15.28万元。
6.肢体残疾人燃油机动车燃油补贴资金6.73万元。
7.新农合4094.29万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配套资金。
8.养老金发放428.78万元,全区60岁以上老人养老补助金。
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配套60.86万元,区级配套农村人口养老保险补助资金。
10.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县级配套284.4万元,全区建档立卡户最低生活保障补助。
11.高龄老人县级配套765.88万元,区级配套的60岁以上老人生活补助。
12.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县级配套19.2万元,主要针对生活困难的建档立卡户实施临时生活救助。
13.城乡医疗救助县级配套资金180.6万元。
14.重度残疾人补助县级配套145.03万元。
15.农村家庭主要劳动力因病致贫救助资金100万元,主要针对因病致贫、返贫的建档立卡户实施医疗救助。
以上项目资金直接覆盖贫困地区6345.20万元,占农村农牧资金的90.94%。
(具体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责任单位详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出安排统计表》)
七、项目监管机制及职责
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统筹项目实施与资金管理,建立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会深度参与涉农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工作机制。项目批复后,区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及时组织乡镇、单位、经营主体实施项目,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管理与监督,项目建成后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确保项目尽早发挥效益。各涉农部门要加强上下沟通衔接,定期、不定期开展项目实施情况检查、督促和指导。相关部门要强化业务指导,组织开展涉农项目重点检查,对项目监管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区项目管理部门职责:配合区财政局修订资金管理办法,区项目实施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项目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建设内容、技术方案、资金使用方案、效益分析、市场分析、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并上报区政府审批,报财政局备案。项目批复后,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项目建设管理程序进行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四制”(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项目合同制、建设工程监理制、建设项目招投标制),资金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截留。项目完工后必须按程序进行验收,项目资料必须归档管理。
区扶贫开发局职责:严格按照东政〔2017〕18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并严格按照青政办〔2016〕563号文件要求做好扶贫项目建设工作。与财政局共同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不定期的抽查检查,对重点专项资金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自评。
区财政局职责: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进行日常监管。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不定期的抽查检查,强化对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督促指导。对重点专项资金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自评。
区审计局职责: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施审计监督,对影响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制度缺陷、管理漏洞提出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和强化管理的建议。
八、保障措施及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涉及资金种类多、数额大、范围广,触及部门利益格局的调整。在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部署下,落实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任务、强化责任、上下衔接、齐抓共管,确保整合工作落实到位、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二)注重规划衔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脱贫攻坚要求,及时调整完善相关专项规划,实现扶贫攻坚规划与部门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保障按计划完成脱贫任务。部门专项规划与扶贫攻坚规划不一致的,应当区分具体情况研究处理,原则上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准。
(三)创新投入方式。以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为契机,积极探索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新机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信贷担保、融资贷款、贷款贴息等有效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
(四)推进信息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将涉农资金政策文件、管理制度、资金分配、工作进度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要在政府门户网站和主要媒体公开统筹整合使用的涉农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并在实施扶贫项目行政村公示,接收社会和贫困群众监督。
(五)健全考评机制。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纳入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范围,作为下年度目标考核主要内容。结合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健全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资金使用绩效考评。
(六)严肃整合纪律。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统筹整合使用资金工作的监督执纪问责。对各类假借整合资金名义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权钱交易、骗取财政涉农资金、失职渎职、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惩处;对整合工作推进慢、措施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特别是以各种借口干扰阻碍统筹整合资金的,要对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问责,对情节严重的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确保整合工作规范有序推进。